框架断路器工作原理
框架断路器是一种电气保护设备,用于在电路中发生故障时切断电流,保护电路和设备免受损坏。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1. 阈值设置 :
框架断路器会设置一个阈值,用于判断电路中的服务(如服务器或网络设备)的错误率或响应时间是否超过了预设的标准。如果超过这个阈值,断路器就会启动保护机制。
2. 合闸过程 :
当操动机构的合闸线圈通电时,合闸铁芯被吸合。
通过拐臂及连杆使真空灭弧室的动导电杆运动,从而实现断路器的合闸操作。
3. 分闸过程 :
当操动机构的分闸线圈通电时,分闸铁芯被吸合。
这会导致锁口释放,断路器在分闸弹簧的作用下迅速分断,切断电路。
4. 灭弧过程 :
真空断路器在动静触头上设计有螺旋槽,当电弧产生时,外加一横向磁场(或对于大容量断路器为纵向磁场),使电弧高速旋转,避免触头过热。
5. 手动控制 :
低压框架断路器通常配备有操作杆,允许操作人员手动控制断路器的打开和关闭,这在设备需要维护、检修或更换时是必要的。
框架断路器通过这些机制,确保电路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切断,防止进一步的损坏,并保护操作人员和设备安全。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框架断路器的应用场景有哪些?
框架断路器与熔断器的区别?
如何选择合适的框架断路器?